Jeff目前服務的公司是一家設計、生產光譜儀的廠商,我們在光譜儀的感度量測上面遇到一些問題。客戶往往關心他們收到的數台光譜儀的感度一致,這件事情聽起來簡單,實際上卻讓公司內部的人吃盡苦頭。
我在確認客戶客訴的過程中發現一件事:客戶退回的機台感度往往差異很大,這讓我開始懷疑整個公司內部的光譜儀感度量測系統是不是出現了問題。細究之下發現,量測光譜儀感度之前我們會拿一台所謂的「標準機」進行感度的校正,並將標準機所量測到的感度作為基準,用以計算其他機台的感度與標準機的相對差異。這個做法理論上沒有問題,但在實務上卻出現了極大的變異,原因是標準機在產線的量測環境之下,每次的感度量測值都會產生過大的變異。這個變異不但沒有在生產過程中被消除,反而在每一次的校正過程中被帶入了生產系統。舉例來說:1/1量測標準機感度為1000 counts,並以1000 counts為基準(亦即歸零)來評估當天生產的20台機台;1/2再次量測標準機的感度為1150 counts,並以1150 counts為基準來評估當天生產的另外20台機台。生產的機台本身並未做什麼人機料法環的改變,僅單純存在著量測系統的變異,便造成生產機台之間出現了150 counts的變異。
細究之下,原來單純是光纖插拔就會造成如此大的變異;一般用手鎖附SMA905光纖頭可能造成光纖內部光斑的旋轉,導致光譜儀感應到的感度變化。當我們知道這一點一切就好辦了,我趕緊請治具廠商協助做了一套治具,固定光纖頭,並且用穩固的滑台移動光譜儀。這樣的測試治具應用在光譜儀感度量測上獲得了巨幅的改善,預期能以更小的感度變異賺取更多的顧客滿意及獲利。
在上述的案例中,戴明博士敦敦教誨的「過度調整」扮演了重要角色。原因就出在我們使用標準機量測的單一數值作為量測基準,卻忽略了這個基準會因為量測的不穩定而浮動,導致在應用該基準時將此浮動的變異灌注到了生產系統裡面。若我們將「不在統計穩定狀態」的量測變異當作基準,那我們就會受到這個變異的干擾,導致接續的機台的量測數據都超出規格的情形了。
瀏覽次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