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如何陷自己於不利之地
「遊戲才剛開始,就已經輸一半。」這絕對不是廢話,而是一般人的日常作為,大部分的人都貫徹在生活的每一件事情上頭。
過馬路橫跨分隔島,不走斑馬線。
邊走路邊滑手機。
用機車載小孩,或者開車載小孩不坐安全座椅。
看到電視撥放樂透的巨額獎金消息跑去花數萬元包票,希望能中15億。
下班只想看YT玩手遊,再咒罵公司沒加薪。
我們的人生就像玩線上遊戲,只不過只有一次活著的機會。遊戲想玩得好、得到好的排位、名次,我們得專注於思考每一次升等的投資是否經濟?這次出門訓練是否值得?得到好的獎勵,我應該拿來換取什麼提升?這中間的過程都是一次決策,而每次決策的單次結果雖然有成功有失敗,但好的決策品質則能帶給你最多的成功機率,長期下來你得勝的次數會比較多。
反過來說,我們如果在日常中做出的決策都像是上述的例子,雖然當下覺得沒什麼,但實際上都在替自己埋下失敗的種子,日積月累下來不僅容易決策失敗,連串的失敗更導致不可挽回的後果。這種未戰先輸的現象在投資決策上叫做「Loser Game」。
有僥倖成功,沒有僥倖失敗
「過馬路橫跨分隔島,不走紅綠燈斑馬線有什麼關係?我走的時候都有看兩邊的馬路,不至於會發生危險,你也太小看我了,Jeff」。對於諸如此類的反應我也只能笑笑,因為工作必須接觸到各種奇怪的品質問題,我觀察到許多的品質異常並非來自單一因子,而往往來自於複合的因子,要好幾個原因同時發生才會引起重大的問題。
Jeff印象很深刻,有一次我在產線閒晃想看看有哪些地方可以改善,正好被我看到裝著產品機殼
的透明泡殼裂的裂、碎的碎,不僅有礙觀瞻,也影響到產線的潔淨度。當下我就找產線當站人員跟領班過來講一下,說這邊需要改善一下,這件事就這樣告一段落;一個星期過後,QA功能測試人員說抽驗到一個產品有搖晃異音,不知道怎麼回事,就請領班拆開來看。
答案揭曉,造成產品搖晃異音的東西就是碎掉的透明泡殼。
後來查證事情的緣由是因為夜班人員拿起機殼時沒留意連帶的泡殼,在組裝產品時一併帶入機殼內部,當下又沒有注意到泡殼跑到機殼裡面才導致的「意外」。
這真的是「意外」嗎?
碎掉的透明泡殼 + 泡殼被機殼帶起 + 組裝時沒留意,過程之中只要任何一個事件沒有發生,這起異常就不會發生。既然如此,為什麼這起異常仍被我們觀察到了呢?
事實上,碎掉的透明泡殼並不只出現一次,而是持續出現在產線上;泡殼被機殼帶起的動作也出現了很多次;夜班人員長期在沒主管管轄的狀況下,工作集中度不夠。這些問題都不是偶然零星的發生,而是在彼此相關的狀況之下長期的碰撞導致的必然結果。
在將近10年的品質管理經驗中,我稱這種品質失效狀況叫做「必然的偶然」,意即我們觀察到的單次失效現象,其實是背後多個頻繁發生的因子所導致的必然結果。
該如何跌的狗吃屎
數學中有一種證明方法叫做「反證法」,先假設相反的前提,再依此前提進行嚴謹的推論,並透過結論與前提不符的矛盾結果反證前提為False,而證明相反的前提為True的證明法。相同的,人生中許多事情也必須反著思考。如果我們想要多一點正確的決策、提升決策品質,獲得更多的資源、提高我們的生活條件,那或許我們得好好從「如何100%獲得失敗」開始認真思考。
如果你在成長過程中不想因為不必要的傷害而減損壽命、浪費時間休養,那你可能得從「如何出門一定出車禍」開始思考。要走出家門就一定出車禍,那你得先不管三七二十一衝出家門,轉彎不打方向燈、過路口橫衝直撞、不禮讓行人、貼著前車急衝急煞、任意切換車道、超速、酒駕、闖紅燈…etc。
將這些條件列出來我們才發現,原來「必然失敗」需要這麼多條件,原來「必然失敗」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另外一方面,我們也可以將這些條件反過來思考,我們只要不做這些必定失敗的事情,就可以避免意料之中的失敗。
所謂的Loser game,就是在玩遊戲的過程中就犯下許多容易造成失敗的錯誤;在股票投資裡面就有一項大家最容易犯下的錯誤:頻繁交易。頻繁交易將導致過度的摩擦成本,但一般的投資者不太理解小小的交易成本會對自己的投資報酬率產生什麼巨大的負面影響,因而忽視了這項容易導致失敗的因子。
成功的人生,就是讓自己開始意識到自己的生命歷程要多一點「容易成功」的因子,而少一點「容易失敗」的因子,努力提升自己在每一項決策的決策品質,讓未來的自己過得更好。
避免顯而易見的失敗
觀察失敗的人們都有常見且一致的錯誤傾向:
- 酗酒、抽菸、吸毒、賭博
- 熬夜、作息不正常
- 只願意從自身經驗學習,而不願意從他人的經驗學習
- 魯莽、個性暴躁
- 缺乏規劃,喜愛見招拆招
- 僅具備單一領域的思維模式,無法從其他領域思考問題的全貌
上述這些項目成為我極力避免的事情,於是我戒掉週五晚上跑去喝酒喝到凌晨的習慣。事實上,我的生活中幾乎碰不到酒了;我利用空閒時間規劃學習的機會,利用坐車的空檔、中午休息的空檔及晚上自己的時間進行學習與網誌撰寫;我也持續利用閱讀及交談的機會進行跨領域的學習,避免自己陷入專業領域的思考盲區。
FMEA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
品質工程裡面的FMEA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與人生的失敗原理一模一樣,都是利用反向思維增進產品品質的方法。一般工程師在撰寫FMEA時常有一個疑惑:我哪知道會出現什麼Failure mode阿?這哪有辦法預知?
其實你只要換個角度,用「如何保證一定可以獲得失敗」的方式進行思考,馬上就能想到許多靈感。
例如SMT常見的失效模式:接地Pin焊接不良
- 如果我要保證獲得這個失效模式,我可能要先有一個接地Pin能夠帶走越多焊接熱量越好;
- 其次SMT工程師最好不要知道這個是接地Pin,避免他做出妥善的鋼板設計及相關補強;
- 再者迴焊爐的Profile跟錫膏的管控最好也隨隨便便,以避免變數太少而產生接地Pin焊接太好的現象。
於是我就至少能從上述三點進行FMEA的撰寫,分別對接地Pin、SMT Design guide & SOP、Profile爐溫輸送帶錫膏使用時間控制進行管理,進而獲得最好的產品品質。
你的練習時間
大家在工作時不妨多用反向思考法進行上述的練習,這樣能讓你從FMEA裡面獲得最多的品質工程管理的智慧。
瀏覽次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