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分享】品質是什麼?品質工程師之路_6 Sigma的迷思 The Insight of Quality – Way to be a Quality Engineer

就我待過的兩家台灣科技廠來說 他們都喜歡安排員工去上6 Sigma課程

6 sigma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

原來這門課會讓上課的人生不如死 教課的不得好死 難怪這門課遭人唾棄

這要怪罪台灣的教育與企業文化喜歡講求表面 實事求是的功力十分薄弱

要知道6 sigma是發揚於美利堅合眾國的奇異公司 傳說中透過這本秘笈就能增強30年功力

讓產品品質好到破表 提升公司水平到一種外太空的地步 俗稱6 Sigma

於是乎眾科技業者無不爭相學習 東施捧心 各種妖魔鬼怪都來效法此道

然而真正的問題在於台灣企業把一人當十人用 把該花錢花時間推廣的課程讓內部講師教授

長久下來多見敷衍了事、一知半解者 而真正理解此道的人寡矣

其實6 Sigma就是從統計方法衍伸出來的應用科學 講求數值分析、統計推論

此類學問都是硬科學 凡事講求數據化 十分不人性

再者此類分析手法均涉及大量數學推導 即便略過不教也十分難懂

我從業至今 尚未有人能像我一樣把基礎統計教得讓外行人也懂的程度

多數懂統計的人都是學究 鑽研數學公式 而忽略統計的本質

第三 有學者統計過 能用機率或統計解決的問題大約佔人類總問題的5%

意思就是很多事其實需要透過軟科學或其他非數據分析的手法完成

然而業界的人很容易學了一項「法門」就胡拼亂湊 總想每個問題都套用統計

所謂半桶水響叮噹 就是形容這種現象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

統計老師要求學生運用統計手法算出30個學生的身高統計值

一堆學生提出困難的算式 希望透過抽樣的方式找出具代表性的身高統計值

然而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去問出這30個學生的身高 再算出這些人的平均即可

這也點出了業界濫用統計的現象 充斥著一知半解與科學工具的迷思

有趣的是業界仍然把公司的員工一批批送去6 Sigma課程改造

希望透過一知半解的內部講師以及短短時間的學習 就讓員工脫胎換骨

從此了解統計的奧秘 創造公司巨大的價值

然而 這可能嗎?就我看來這無異於緣木求魚、望梅止渴罷了

真正要改變公司體質、創造價值的做法 應該要專注在統計的打底功夫上

讓同仁了解什麼是抽樣 什麼又是機率 又是什麼機制可以說樣本足夠代表母體

然後再從樣本的分配了解抽樣誤差的意涵及代表性

如此從根基打起 才有機會讓員工真正運用此工具 發揮工具的用途

而非掛個高深的名字 就把統計的地位提升到神格等級

眾人渾渾噩噩 只是浪費工作時間在互相取暖罷了

瀏覽次數: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Interactive Control Ch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