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閱讀筆記的時候 常常思考著一件事
這件事從開頭影響著分享的動機 那就是「如何分辨閱讀材料的好壞?」
講白了 市面上的書這麼多 哪些書目是好 哪些書類是壞 根本搞不清楚
一般不逛書店的人看到琳琅滿目的書籍 就隨意揀些10大暢銷書翻一翻
若說走出書店有什麼收穫的話 大概就是沾染了一點書香 但腦子還是很空
對我而言 如果儘挑些爛書來寫閱讀筆記 豈不是浪費自己時間 又浪費別人人生?
只不過我雖然愛逛書店 會花時間閱讀 卻也沒能力為好書壞書下定論
說不定某些我眼中的爛書(我沒說是「買基金坐擁雙薪」) 可能是別人致富之途也不是不可能
在這種條件下 不去貿然定義書的好壞是相當明智的選擇
然而書的內容取決於作者的想法 這些想法的陳述方式及發想的過程卻有好壞之別
因此在選書的過程中 擁有以下特質的書特別值得推薦:
- 不去強調該方法對你/妳的好處,而會透過科學量化方式,客觀分析此方式的發展過程。
- 書名不浮誇、不刻意引人注目;作者自介簡單易懂。
- 從生活上常識著手,打破既定的觀感,引進新的觀點。
- 打死不說「必然」、「絕對」這幾個字,知識層級越高的人越瞭解世界充滿可能。
在這過程中 我也看過幾本覺得不是那麼精彩的書
舉例來說 漫畫家蔡志忠先生就出過一系列「東方宇宙三部曲」
他改寫許多物理公式 但我只能說任何略懂物理世界的人都會認為這是一本垃圾
更多是財經理財相關的書籍 台灣的書店遍地都是這種沒營養的書
在封面上強調許多「生存者偏差」的範例 告訴你許多成功的範例 順利存到幾千萬
但理財在注重獲利的情形下 更應該留意一體兩面的風險
而多數的理財書籍卻只挑好的講 絕口不提壞事 這點要特別小心
我個人特別喜歡一本叫做「生命是最精彩的推理小說」一書
「生命是什麼?」
「為什麼人可以輕易分辨沙灘上的貝殼以及小石子?」
這本書不僅深入簡出的介紹生命科學的脈絡 更佐以人文風格的敘事方式
這點就遠超過我剛剛所提的選書特質 而是更更優秀的作品了
希望下次你走進書店不知道要幹嘛時可以想起這些要點
這樣或許你就可以帶點東西走出書店 至少不再那麼空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