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在整理工作上所問過的問題 希望彙整起來能做為學習的紀錄
為什麼會這樣做呢? 主要是看了一本書受了啟發
這本書叫做「沒了名片 你還剩下什麼?」
既然身為品質工程師 心得分享寫的當然是關於品管方面的事
加上我這個人有個壞習慣 就是無論如何想問最根本的問題
就這樣這系列取名為 「品質是什麼?品質工程師之路」
或許能為在我短短四五年職涯累積一點心得
畢業退伍短短幾年 這已是我第三份工作
雖然彼此的產業不同 但都在品管的圈子做事
這些產業之間的差異是否會造成人們有著不同的品質概念?
產業的某些特殊要求是否會影響人們看待產品的品質?
這是我第一個想問的問題
在高度分工的現代化工廠中 儘管品質是產品整體的概念
卻被分化成品保處、品管部、品質工程管理課….族繁不及備載
就這樣看來 品質似乎只跟這些部門的工程師及主管有關係了
另一方面也直接強化了這些單位的”高度品質意識”
我遂有「三口株式會社–絕對品質保證部」的構想
也想借文諷刺一下現在這種扭曲的品質構面
不僅造成部門間的對立 對提升整體的產品服務也沒有幫助
如果說我們可以把時間花在品質設計 讓各部門都能自發性提升作業品質
是否就能達到我們無從企及的高品質目標呢?
這是我第二個想問的問題
記得在讀研究所的時候有個很邱的年輕教授
只記得我努力跟課 回研究室還認真複習 深怕搞不懂內容
這門課是後來影響我頗深遠的作業研究
簡單來說就是用數學列出條件與限制 試圖找出目標函數的最佳解
只可惜這種方式只能拿來解線性的目標式
如果目標函數是非線性的 那很抱歉
根據公理 你只能用啟發式演算法來求得可行解了
但無論目標式長得如何 在數學上你只需要知道三件事
1. 隨便找一個解—知道自己在哪裡
2. 選擇一個方向—知道自己往哪走
3. 決定行進距離—知道自己的步伐
儘管在學校學了這麼多 在業界真正用上的並不多
簡單講 就是因為絕大多數的主管不懂這些數學工具
我們遇到的問題是 業界根本與基礎脫鉤
那位很邱的教授曾在模擬的課後跟我提到:業界的人是一群白癡
不是不會用工具 就是學了工具亂用
這點在我工作幾年後 心有戚戚焉
但我們是否能在有限的工時裡面 幫助各單位妥善使用工具
更明確、有效的分析問題 無形間提升產品品質?
這是我的第三個問題
我希望在我回答自己提出的三個問題之後
不僅提升自己的專業程度 同時也能提供網友參考
讓有志在品質專業領域努力的人 不要只想著整天highlight別人
也想想自己可以在提升品質上可以扮演更高的角色
這篇文章也為「工作分享」系列文章做了起頭 特此紀錄